“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我很喜欢,我拿它作为我的为人准则。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坦荡:形容率真无杂念,心神安宁的样子。
戚戚:有心事,紧张,慌乱不镇定的样子。
作为一个君子,心胸开朗,思想洁净,神情与行为也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思想负担较重,常常会忧虑,担心,神情与行为上也显得忐忑不安,总是坐立不安的样子。
孔子这一段话陈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区别是那么的明显,直白的表现在神情和行为举止上。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作为一个君子,一切事情自力更生,顽强奋斗,永不停息,这样的人不需要要求别人为自己做什么,做任何事都发自自己的本心。这样的人,无论是外貌神情,还是行为举止,都是坦率直白的,不需要任何的遮掩,也没有任何的逃避。
而小人则正好相反,小人没法做到自强不息,力所不逮,只能以计使之。很多话不是出自自己的本心,很多行为不是出自自己的本意,还要揣测他人的意思,解读他人的行为,千方百计与他人联系起各种关系,越小人越复杂,必然说话欲言又止,行动进退为难,外貌不正直,神情不自然,以一张又一张面具示人。
以上说的是真正的“君子”和“小人”。
在我看来,真正的“君子”和“小人”不是没有,只是非常稀少。
要想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则自己要足够的强大,强大到可以不倚靠任何人,只有不求于任何人任何事,才能事事出自本心。这样的人,太少,只怕是要独立于我们日常所生活的社会之外。
要做一个真正的小人,也不容易,需要将自己的本心彻底的遗忘,达到忘我的境界,而到了这个地步,做小人又有什么意义呢?纯粹是为了做小人而做小人。
极致的君子和极致的小人,其实只剩下表面的区别,本质是一样了。
大多数的人,包括我在内,都是生存在“君子”与“小人”之间。我们无法独立于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我们没有强大到可以万事不求人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协作去完成;很多的关系需要我们去建立;我们常常会有求于人,又常常会被人有求。
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自己的亲人面前,做着君子;而在能力之外的范围,在利益关系面前,做着各种各样的小人。
余亦欲坦荡荡,余亦不欲戚戚焉,然人生于世,身不由己焉。
君子坦荡荡。何为君子?为何君子坦荡荡?这就直接牵涉到君子的品行问题,那么!什么是君子的品行?大概陈述一下,君子品行:心存正义,万事(天下)为公,思想合道,行动合规,严律己,宽待人等等。总之可归纳为,正确的指导思想。
君子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行事中规中矩,不去干为非作歹伤害别人的事。心里平衡安静,问心无愧,不怕事情败露,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说:君子坦荡荡。正应那句话——心底无私天地宽!
小人长戚戚。(相对君子而言)何为小人?因甚小人长戚戚?同样也是品行的问题。小人的品行:是受利欲的牵制迷失了本性,不遵守道德规范,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无恶不作,伤天害理,以损害他人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为目的等等。总之可概括为邪念(私欲)的膨胀,导致行为跑偏。
小人因为私欲膨胀,人性的泯灭。尽干伤天害理,损人利己的事,经常害怕事情败露之后,绳之以法,因此!惶惶不可终日,手提着心过日子,所以说:小人长戚戚。正好是——心里有鬼不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