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这个”庆“字,我一直不知其繁体该怎么写,在查找的过程中,我还顺带知道了”庆“字的来历。
”庆“的繁体为”慶“,会意字。上部为鹿形,下部为“心”(一说是鹿身上的花纹),表示拿着鹿皮真心诚意地前去祝贺。
这是甲骨文”庆“,由上到下应该表示鹿皮,中间是心。不过这张鹿皮,哈哈,你说是虎皮也没问题,说是狗皮问题也不大,古人说是啥就是啥吧。
”庆“字从甲骨文发展到金文,繁化了鹿的双角和尾巴。到小篆,尾部则变为“夊”,“夊”是倒写的“止”,意为行走迟缓的样子。
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
上面是《礼器碑》中的”庆“,隶变以后,这个字的构形变得看不出花纹鹿的形象了。
如上图,王羲之《黄庭经》中的”庆“,其实的隶书差别并不是特别大,尤其是那一长捺,隶意深厚。
我认为,”庆“既然表达的是庆贺之情,而书法五体中,行书最为灵动,它既不似楷书”端着“,又不似草书”狂放“,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舒畅、愉悦之情。
下面看看历代大咖用行书所写的”庆“吧:
1、钟繇
钟先生传世的作品一般认为是小楷,但其实他的很多字带有很深厚的行书笑意,比如《贺捷表》中的这个”庆“字。
2、王羲之
书圣的这个”庆“字,较楷书之祖钟繇,”跑“得更快了。
3、王献之
献之的这个”庆“,较其父,又老实了许多。
4、欧阳询
唐代还是以楷书为主,勉强看看欧阳先生《千字文》中的”庆“吧,和二王一脉相传。
5、苏轼
时间来到宋代,书风为之一变,先来看看这位”尚意领袖“的”庆“:
6、米芾
米老怪说自己”集古字“,你能看出这个”庆“是集的谁的字?
7、赵孟頫
高举复古大旗的老赵,这个”庆“字是否有”二王“的影子?
8、八大山人
最后看一下书法只上比较另类的朱耷,这位大耳朵的”哭之笑之“,又会写出个什么样的”庆“字呢?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这样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