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五常,意思为仁爱、忠义、礼和、睿智和诚信。孔子最先提出“仁、义、礼”,孟子延展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增扩为“仁、义、礼、智、信”,也称为“五常之道”。 五常作为道德规范,其作用在于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几乎也是贯穿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其中的“智”,从广义上理解,为智慧、明智、理智等大智慧,智实际上也可理解为一种能力,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的利好,从而才能去施行”仁“,所以儒家把”智“看作是实现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
这是古人谈学习的五个方面,即知识面要广,善于请教,考虑周全,明辨是非的判断力,知行合一。“智”的体现可以通过”知“的过程,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辩和笃行。通过儒学的经典名句来帮助理解“智”。
博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取法的人。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将缺点应予以纠正。 人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成为通才,顶多成为某个领域的姣姣者。但有一类人喜欢不懂装懂,又不屑去问,有时还会因为不懂装懂闹出一些笑话。承认自己的缺失,向懂得行家请教,既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也可以博得别人的尊敬。这也是一个智慧的做法。 审问 勇而好问者胜,知而好问者圣。—《文子·自然》 意思是勇于向别人求教的人容易取得胜利,本身是一个智者,又乐于向他人求教,这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个故事本身很具有意义。求贤若渴,自己某一方面不行,那就请行的人来,相互商量,把事情做好。体现了刘备既有大智慧,又有大境界,最终取得了成功。
慎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对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发怒时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举个例子,比如刘邦手下的大将张良,他的”慎思“运用得极好。众所周知,刘邦的为人不能与项羽相比,但是刘邦赢得天下,项羽赢得了历史。刘邦的成功离不开他手下大臣的效力,比如韩信、萧何、张良、彭越等人。张良一向尽心尽力辅佐刘邦,帮助他建立了汉室江山,为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刘邦对他的评价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但是在刘邦定都关中之后,张良却选择了功成身退。因为他深知刘邦的为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同享福。他的决策是对的,所谓”狡兔死,走狗烹“,之后的韩信、彭越都被刘邦杀了,而张良及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幸免于难。
可见,慎思的重要性,关键时刻能救命。
明辩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录》 这是一条做人处事的哲理, 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其意在说明不要把利益放在首位,如果眼中只有利益,功利心太强,容易只顾及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长远规划,并不利于事业的长久发展。 生活中,很容易在别人的驳论声中,或者别人的甜言蜜语、歌颂声中迷失自己,迷失方向。看清事实,看清自己,才看清每个人对自己赞美的真正意图,才能明辨是非。 笃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这句也是比较熟悉的一句话,意思是君子要谨言善行,说话谨慎,行动敏捷。 在生活中有这样几种人,言行一致,言行不一致,只会说不会做,只会做而不善说。这句话就是为生活中的言和行有问题的人提供了一个标准要求参照。笃行在学习上就是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沟通和交流,语言作为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拥有不可估量的和用,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了孙刘联合火烧赤壁。相反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就是一个反面教材。 所以,言行合一,知行合一,也是智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