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一词出自唐代,是对朝廷高官的尊称。
为什么不用“阁上”尊称高级官员,而要用“阁下”呢?
这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在汉字释义中,“下”和“上”相反,位于低等级,不如“上”尊崇。但这是地位低的人的自称,如“在下”“属下”“部下”等等。
二是因为陛这个字,原意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臣僚们面见帝王常用“陛下”一词称呼,意思是“我和您的侍卫在台阶下面”,而不是把帝王称为“下”。
三是古代的官署衙门大都称为阁,如龙图阁、天禄阁、文渊阁等等,因“陛下”成为对帝王的尊称,演化开来,把对太子、亲王、皇后等皇亲贵族尊称为“殿下”,对将军尊称为“麾下”,对有身份的人尊称为“阁下”。
如此追根溯源,“阁下”一词是从“陛下”演化过来的。
“陛下”的出典,东汉文学家蔡邕(蔡文姬之父)曾解释说:
皇帝派他的近臣拿着兵器站在宫殿的台阶下,以防不测。
所以,陛的下面是皇帝的近臣,蔡邕说:
“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因为皇帝至高无上,臣子不敢直接同他交谈,“陛下”叫的不是皇上,而是叫站在陛下的人转告皇上,表示自己的恭敬。
随着历史的发展,“陛下”“殿下”等词,只用于帝制或保留名义帝制的国家,如“天皇陛下”“女王陛下”“王子殿下”。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民主国家只用“阁下”表示尊称,如“总统阁下”“总理阁下”等等。
作为引申意,“阁下”这个词约定俗成,被广泛用作对有一定地位者的尊称,泛指对人的敬称。古代常见于口语,近现代则多用于书籍信函中。
1997年香港回归后,对法官的称呼由“法官大人”改为“法官阁下”。特别是外交场合,通常把别国的外交官员称作“阁下”。
这就是为什么尊称别人“阁下”,而不是“阁上”的缘故。
原话是。(皇上。殿下,老丞觉得,他们都在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