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灰”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吴下谚联》翁私其儿媳,俗称扒灰。
扒灰,是个庸俗不堪的词语,很少在书中出现。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出现这个词语时,好多读者都不懂得此词的含义。查询了字典才明白,可见这种老公爹霸占儿媳妇的事,历代被人民所厌弃。
百度上解释:扒灰,是一个形容乱伦的词语,专指公公和儿媳之间发生性关系的乱伦。
关于扒灰一词的典故有许多种:
其一:古代庙堂里烧香的炉子里,有许多焚烧的锡箔灰沫,时间长了形成一个大的结块,和尚们就从灰里拔出来卖钱。后来外面的人听说后,也来庙堂里偷锡箔灰,因为锡同媳同音,就引申为老公公偷儿媳的传言。任何一个词语的来历,总有出处,不过时间长了,忘记了最初发明者是谁,有的因为隐喻太形象或者好记,好多的隐喻就被广泛运用,扒灰也就如此。
其二,我倒觉得第二种说法倒是有点可靠。
民间做金银的金银匠,在给顾客回笼金银首饰时,在制作首饰过程中总是偷偷的刮下来一点粉末。据说做锡匠在做锡制品时也是如此。把锡沫藏在炉灰中。等顾客走后,从灰里把锡扒拉出来,叫扒灰最初扒灰就是沾光,沾小便宜的意思。由于锡字与媳同音,后来演变成扒灰。
在《红楼梦》中扒灰这个词的出现,是焦大醉骂时,骂出来的。
王熙凤和贾宝玉去东府里赴宴,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也在贾府。贾宝玉第一次于秦钟相会。晚上打发秦钟回家,管事的就派焦大去送秦钟。大半夜的送人,何况还是二三十里之远,焦大不干了,骂骂咧咧的,闲赖二把好事给了别人,不好的事派给自己。
焦大骂得兴起,看到贾蓉也不懂得回避。贾蓉在王熙凤面前感到很没面子,就呵斥焦大,让人把焦大捆起来。焦大喝醉酒骂人不是一次两次,连贾珍都不和他计较,啥时候受过这待遇,开始骂骂咧咧的骂贾蓉。贾蓉让下人把焦大捆起来,焦大急了,越发把贾珍骂出来。
写一句”越发把贾珍骂出来”是作者明说,若作者不点明这句话,读者还以为焦大骂贾蓉呢,贾蓉连孩子都没有,如何有儿媳妇?可见,作者实在不想把这种愁事,一抹而去。即便脂砚斋在旁边批语,让作者删除。作者在文字中还是隐隐约约的写出来了。可见,这件事在当时的大家族中,引起多大的震动!
《红楼梦》中判词说的更清楚,宁国府的荒淫无度,给贾府败落埋下灾难的种子。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慢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作者已经明写,宁国府贾珍和秦可卿其实真的有扒灰之事。
其实,作者为了这部书不被封杀,借写情而已,真正让贾府倾倒的是政治站错了队伍。唐玄宗与杨贵妃不是扒灰吗?为什么反而成了风流佳话?
这个问题以前就有人提过,也有很多回答。
扒灰,就是乱伦,指上辈的公公和下辈的儿媳妇乱来,——注意,任何一个家庭,一旦发生了这种事,这个家就是根子都朽烂了,是注定要垮台的。
那么,在《红楼梦》小说里,曹雪芹从侧面写焦大如何破口大骂“扒灰”和“偷小叔子”,就是为了点出宁国府已经腐朽到了极点,宁国府的命运已经如同被诅咒、走向灭亡是不可逃脱的。
因为我个人理解,脂砚斋和曹雪芹很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以我认为脂砚斋为《石头记》写批语,其实就相当于对这部小说进行二次创作,而且,因为他可以从第二个人的角度来叙事,所以在一些关键之处,他可以作出更为自由的发挥。
仿佛是觉得只有焦大一人骂几句还不够,脂砚斋进一步借写批语的方式让读者确信,贾珍和秦可卿之间有“扒灰”的关系,这段批语中,他故意点出雪芹曾经写完了“更衣”、“遗簪”,这就更能使读者们被牵引着想入非非了,这个牵动人心的效果,我相信比让曹雪芹直接写出来更好。
“更衣”和“遗簪”,这两个名称想得好呀,好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绝顶高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