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千户侯?
千户侯和万户侯一样,都是天子封赏给功臣的爵位。功臣因为有功,所以就可以在后来坐享封赏,可是,你的赏金、享受,又从何而来呢?就是划出一片地方,跟你说,“这里的赋税就都归你吃了”。
这片地方,可能有二百户,那你就是食邑二百户。可能有一万户,那你就是万户侯。也可能有一千户,那你就是千户侯。古代一个普通的县,也就几百户、上千户,封了千户侯,相当于这一个县的地税全都给你。
千户侯特权者一年的地税收入是多少?
以汉代为例,农民一户耕地约一百亩(当时一亩与今天的一亩不一样大),一亩地的年产量是粮食2石。你吃一千户的地税,税率是“十五分之一(十五税一)”。那么,你一年的收入就是一万三千石粮食。
可能很多人对一万多石的粮食没什么概念。
千户侯的收入是普通家庭收入的100倍
这样说吧,。倘使按照今天的眼光看,以底层普通家庭单劳力月入两千算。那么,千户侯光是地税,平均一月就能拿到25万元人民币,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故而,千户侯是非常富有的。
千户侯的其他特权
千户侯最主要的盈利方式并不是靠老老实实吃自己那片儿的地税,而是因为靠吃地税变得很富有,从而通过侵蚀、购买、巧取抑或豪夺的方式,购买私田。你只要是把这大片大片的田买下来,几百亩,几千亩地买,以后就更加富有。你不必自己耕种,你雇人耕种,耕种者出钱租你的地,产出的粮食,基本上是一半留着,一半给你。比方说某家侯爷,一口气囤了二十万亩良田,这个地的田租和食邑田租比,就多得多了,因为出租雇农耕种,是拿一半的粮,而食邑只能拿三十分之一或十五分之一。
这就是为何历朝历代,会出现土地兼并的现象。
千户侯除非在朝廷上犯错,否则家境会一直很殷实,而小门小户的,遇见点事儿(父母病重需要花钱、婚丧嫁娶等),实在没钱就只能出卖土地了。于是,占有的多的占有的越来越多,占有的少的很容易一下就没了。
这叫“田宅无限,与民争利”。
爵爷们为什么这么贪?
就好比如果不加限制的话,一个人在大城市的核心区域有两套房,他会想办法搞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他甚至想搞下一整栋楼,一排楼,一片区域。全搞下来,然后让住这里的所有人都给他交租子。很多人没那么做,不是不想,是有心无力。而有些人,一直都在这么做,直至限购令下来。
不是爵爷贪,是人都贪。
宋朝前诸侯是有自军队的,封为千户侯,就有千户的兵源了。
千户概念不清楚具体有多大地盘了,即每户有多少田亩,而春秋战国时分封是50里与500百里土地分封的。所以千户侯虽指属下人口数量,但实质仍是地盘有多大的表述。
宋以前的兵是全民皆兵式,即每一男青壮都首先是军兵,且自备军务物资的,因而秦国用割左耳记军功,再以军工分田的,从而秦兵是虎狼之师。
这就是军屯制。
宋以后才国家供养军兵的,才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且国家备份军用物资的。
但不论诸侯还是官管者,其司职是辖多大地盘外,主要是统御多少人及控多少资源。从而成为一个政治上的实力体,实力强弱就是势力,观察势力动态就是政治家行为。
当王与政治合并后,判定友敌成王的主要职能。自此民众不再有敌人,仅有仇人,敌人由王的敌人为敌人,即王划定的友为友敌为敌了。但这是中国人特色,其他国家或人群仍有坚持约盟与否认定友敌的,更有契约与否认定友敌的。
但当霸王时则顺者昌.逆者亡。从而王显得儒弱,体现为求和合,并用扶强抑弱式,希图自人群内有强势涌现为自己所用。然而当帝出现时,抑强扶弱,确保自恒定强势的。
这是入得诸侯或官管者心态心智源点。
但混入者只图收益高可耍威风,因而呈奉拜上司,欺压下司的状态。从而体现为奴才服伺主子,欺负奴隶的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