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是曹操最接近能够一统天下的时候。如果这会儿刘备和孙权真的被曹操击败的话,曹操都不需要派兵马,只需要一封书信就能收降全国其他势力。这时候西凉的军阀,比如马超、韩遂他们,名义上都是听从朝廷号令的。除此以外,就剩下汉中的张鲁和益州的刘璋。这二位其实早都有投降曹操的心思了。
曹操赤壁之战之后,自己这会儿也已经50多岁了。没有了自己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但也并不是屡战屡败,其中也消灭了西北割据的各个军阀们,从汉灵帝以来,凉州其实一直都反复叛乱,不怎么受中央的管理。曹操能够平定凉州也是很大一件功劳。
然后主要是汉中之战的失利,让曹操发现没办法一举消灭刘备。濡需口之战,发现没有强大的水军也很难攻克江东。这两件事让曹操明白了自己很难在有生之年完成统一天下的夙愿了。
建安十八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这会儿开始曹操的心思就已经不在对外作战上了。而是想着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和解决宫廷内部斗争以及培养接班人的问题。曹操晋升为公,是破坏了汉朝老规矩的,已经有了明显的僭越举动。很多氏族尤其以荀彧为首,都是极力反对曹操这样做的。
所以曹操老年以后,主要的精力都需要在内部斗争分歧上。确认了立曹丕为太子以后,也要搭建太子领导班子,解决给自己死后权力交接的问题。
首先,曹操的失误之处是轻敌了,完全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也许他曾对刘备有过较高的评价,但在内心深处他依然不觉得刘备能强大到打倒他的地步,所以根本没有多留意留意刘备的举动。当然那时候的刘备确实还不成气候,一个连自身都难保的人怎么能与当时意气风发的曹操相比较,所以正所谓是乱世出英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赤壁之战中的曹操是抱着暴发户的心态去的。一方面前面有荆州之战的胜利,曹操打刘表本就是以石击卵,可以轻松拿下,结果大兵压境之下,刘表病死,荆州内乱,曹操不战而胜。这样的胜利让曹操觉得攻打东吴和荆州一样轻而易举,东吴当时的状况确实也是主少国疑, 内部不稳,加之东吴的军队也比不上曹操的大军,所以曹操是抱着挟胜威吓,不战而定的侥幸心态,这样就导致他在战略布局上出现了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