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实行君主专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权力是充满诱惑的,皇权也总是不自觉的会受到宰相、宦官、外戚等势力的威胁,如果是英明的君主还好,要是遇到昏庸无能的君主皇权就很容易被其他势力所窃取。
明朝初期,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使得整个明朝基本上没有出现权臣干政。可这样做又出现了另一个情况,那就是宦官专权。
今天,我们就大致说说明朝时期的权力格局。
废除丞相制杜绝了权臣的产生。
皇权总的来说可以分为议政权、决策权和行政权三项。明朝之前,丞相是上承天子、下揽百官,丞相对皇帝负责,百官对丞相负责,丞相集议政权、决策权和行政权于一身。全国各地的事务汇集于中书省由丞相决策,之后再由中书省分发六部去执行,遇到大事要事则请皇帝钦定。
在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之后,皇帝就可以直接统领六部百官,所有的决策都由皇帝来定,然后交由六部执行,如此以来皇帝掌握了议政权和决策权,六部仅保留了原来的行政权。但是,没有了丞相的辅助,皇帝一个人处理全国事务实在太累而且有的难题也不知道该如何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成祖朱棣设立了内阁制,把皇帝拥有的议政权交给了内阁,全国上报来的事务先由内阁出个意见,然后皇帝再做最终决策。
明朝时期的权力格局就此形成,内阁参政议政,皇帝决策,六部执行;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最大程度保证了处理的科学性,算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分权方案。重要的决策权始终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明朝的大臣仅有议政权或者是行政权,就算是兼任六部尚书的内阁大臣也仅有议政和行政两权,难以形成与皇权相抗衡的权臣。
皇权独揽滋生了宦官专政。
据历史学家吴晗先生所统计,朱元璋在八天的时间收到了1666件公文,合计3391件事,朱元璋也算是历史上相当勤奋的皇帝了,平均一天都要看200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由此可见,皇帝虽然大权独揽,可是提高了自己的工作量,哪还有时间去休息和享受呢?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明朝皇帝开始逐渐把自己的工作交给身边信任的宦官去处理,自己偷偷的去享乐,而替皇帝工作的宦官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
明朝时期实行票拟和批红制度,全国各地的奏章先交由内阁在奏章上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然后由皇帝审阅后做出最后决定,并在朱批、盖章后(即批红)方可生效执行。宦官自替代皇帝处理朱批和盖章的工作后,也就相当于拥有了皇帝的决策权。不仅如此,宦官还掌握了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具备了一定的军事权力,还可以向各地派驻矿监、税监、监军等,干涉地方的军事行政。
宦官需要依附于皇权而存在。
宦官需要依附于皇权而存在,因为生理的缺陷宦官很少有造反的野心,他们所拥有的权力全是由皇帝所给予的。所以,宦官就像依附于皇权的寄生虫,当皇帝信任他们的时候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当皇帝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像蚂蚁一样渺小;就算如此,他们也不会冒险推翻皇权杀死他们的宿主,因为这样他们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明朝出现了诸如王振、刘瑾、魏忠贤这样的大宦官,他们个个权倾朝野,但是他们对于皇帝个人是忠心耿耿的,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权力富贵来自于皇帝,一旦失去皇帝的依靠自己什么也不是。
总的来说,明朝时期的权力格局是对皇权一种比较科学的分配,有效地避免了各种势力对皇权的威胁。宦官专权应该说也是一种大权旁落,不过宦官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都在皇帝的掌握范围之内。所以,万历皇帝虽然几十年不上朝,有宦官和内阁大臣在支撑着,终没有出现大的动乱。
明朝权利体系结构很特别,皇帝一个说了不算,文官集团也不算,宦官单打独斗不可能。只要有两方联手,就能真正掌握整个帝国。不上朝的皇帝不是不管事,而是不管小事。万历几十年不上朝,但是哪一件大事他不知道,他没管?都是万历几十年不见大臣,他是不见群臣,内阁的几个人还是见的。内阁奏章没有宦官批红不算数,宦官没有皇帝点头做不了主。这就是明朝权利体系。三驾马车,互相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