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问题描述,题主对“戮”字理解有严重错误。
题主讲到的马谡在不同传记的三种不同结局,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诸葛亮传》写“戮谡以谢众”,马谡被杀;《马谡传》写“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涕流”,马谡死在狱中;《向朗传》写“谡逃亡”,马谡逃走。三种结局有矛盾。但这不是不能解释。“逃亡”肯定发生的最早,马谡兵败失街亭后,自思回去必死,于是逃走,但是被抓回来了。所以有了后面的“下狱物故”和“戮谡以谢众”。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戮”这个字,题主认为“戮”是贬义词,好像用了戮就是被杀的是好人,是冤杀的感觉,还强调“诛”与“戮”的区别,认为诛才是褒义,杀有罪之人。这是题主完全理解错了。“戮”不是贬义词,比如它在各种古书中有如下用法:“戮罪”,就是诛杀有罪的人;“戮佞”,就是铲除奸佞,这可都是褒义用法。
那“戮”和“诛”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在于“戮”除了“诛杀”之外另有一层意思是“陈尸示众”,或者“对尸体砍杀”。《国语》中有“请杀其生者,而戮其死者”,“戮尸枭首”。所以,就是把尸体陈列,砍下首级。《诸葛亮传》的“戮谡以谢众”很可能用的是“戮”这个本意,意思是将马谡的尸首陈列出来,以安众人之心。
于是,我们就能得出一种最合理的解释,马谡是先逃亡,被抓后死在狱中(可能事先被定罪但未被杀,也可能还没定罪),然后被诸葛亮陈尸于众将面前,让众将安心。如此一来,是不是就根本没有矛盾了?
其实,史书中由于各种史料缺失,或是为表达一些不便明说的问题而采用“春秋笔法”导致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这是很常见的,不能因此而否定一本史书的价值。尤其是《三国志》中,三家记载同一件事有出入是很正常的,加上蜀汉不设史官,更让很多问题扑朔迷离。这是可以理解的。
三国志靠谱不靠谱只要看谁能说通一个道理。三国志陈寿说诸葛亮只有政治才能,那我就想问一问是谁把荆州,益州,汉中打下来的?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孙刘有没有联盟?如果联盟了又说全部是周瑜的功劳,我又要问问孙权为什么打败曹操把荆州让给刘备?难道刘备是他干爹?如果是他干爹为什么又要讨还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