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年,周公为了维护天下的稳定,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对臣子的等级做了严格的划分,制定了一套封君封土制。周天子把辖区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接着分封下去,这就是所谓的“裂土封侯”。诸侯国的爵位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对自己的辖区的臣子有着任免的自由,他们可以将领土分封给自己的子孙、宗亲以及功臣们。
诸侯的最高等级是公,例如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等。但是到了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周天子的地位逐渐衰微,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增大,周天子逐渐成为了诸侯们名义上服从的对象。楚国自封为王之后,诸侯们眼馋纷纷效仿相互称王,于是就有了齐王、魏王、秦王等。诸侯国国君的最高爵位是公爵,公爵之下的最高爵位是侯爵,一般国君赏赐给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如“关内侯”。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功臣,国君一般会赏赐其“君”的爵位,如“商君、武安君”。
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取得更多土地,获得更多话语权,纷纷开始变法运动。列国中,只要能后帮助国君壮大实力的人,不计贵贱都能够获得高官厚禄,甚至是获得封土,战国变法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秦孝公变法。秦穆公之后,数代君主无所作为,秦国失去了称霸诸侯的实力,逐渐成为被列国欺凌的对象。秦孝公即位后,决心效仿魏国、韩国的变法,在列国求取贤才帮助秦国壮大实力,于是,秦孝公颁布了被称为“五百年一见雄文”的求贤令。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求贤令》
秦孝公用“与之分土”的承诺,引来了以商鞅为代表的列国士子,也由此拉开了商鞅变法的序幕,秦国的命运由此改变。
商鞅变法之后,对秦国立下赫赫功勋的将相,多被封为“君”的称号。例如,商君卫鞅、武信君张仪、武安君白起。
那么,商君卫鞅、武新君张仪,二者中哪个等级更大呢?
从爵位等级来看,商君与武信君都是“君”的爵位,因此他们的爵位等级都相同。但是,如果从多方面考量的话,商鞅的地位远超张仪。
商鞅与张仪都对秦国立下了赫赫功勋,对历史的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商鞅在秦国主持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将原本羸弱涣散的秦国,用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组织成一架战争机器,为秦国日后的崛起与统一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商鞅就没有日后终极一时的秦国,更没有吞并八荒,一统天下的秦朝。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也是秦惠文王帐下著名的谋臣,在以合纵连横为大背景的战国时期,张仪凭借出色的雄辩口才,以及过人的智谋,对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单以口舌之利,敌过千军万马,张仪可以算得上其中之一。在战国时期,张仪更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美名。但是,如果要在商鞅与张仪之间,评价其对历史的贡献。我认为,商鞅的历史贡献远大于张仪。
因为张仪所左右的,是一场战役,一场争斗,乃至一个时代的胜负与兴衰。张仪可以凭借口才,三欺楚王,游说列国,打破合纵攻秦,对秦国的贡献不可谓之不大。但是,商鞅所改变的,是人治时代向法治时代过度的进程,他从骨子里改变了秦国,他所提出的法治思想、集权思想、以及管理制度,不仅改变了秦国,更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基础。
级别一样。但是商鞅的权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