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规定十六两一斤”,至少从秦汉就开始了,但实际上可能要早得多,早到春秋之前。
何以如此,其中“隐藏”着古人的深邃智慧。
关于这件事,说得最清楚的,是班固的《汉书》。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记述年代之长,涵盖方面之广,不仅在当时的中国,从那前后的全世界来说,也绝无仅有。
《史记》中有“八书”,记载了迄于汉代的“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等八个方面的历史沿革及典章制度。
可惜的是,他没有讲到“度量衡”的情况。
班固的《汉书.律历志》补上了这一缺憾。
他讲得原话较长,这里直接解释他所说的大意。
班固首先解释了“衡权”的含义。
他说,所谓“衡”,就是“平也”;“权”,则为“重也”。“衡权”连在一起,是移动“权”而保持“衡”之“平也”。
这就清楚了。“衡”,指“秤杆”;“权”,指“秤砣”,古时称“秤锤”。
现在出土的,有战国时的“秤锤”,为青铜所制。
关于“衡权”,《尚书》和《论语》都有很重要的论述,大约可以作为开头第一句话的佐证。
班固说:“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
他讲,“秤锤”,有“铢、两、斤、钧、石”五种,他称之为“五权”。这五种“秤锤”,在“衡”这个“秤杆”上找到平衡点,就可以知道所秤之物的轻重了。
“五权”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班固说:“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这个说得很清楚,不用多解释。
《列子.仲尼》云:“发引千钧”,这是千钧一发成语的出处,意思是用一根头发,挂着“千钧”,也就是三万斤的重物,以比喻万分危急。
那么,一“铢”又是多重?
班固说,一百个黍粒为一“铢”。
其实,不同说法是存在的。
《礼记.儒行》也说,百黍当一铢;《荀子.富国》云,十黍为一铢;西汉刘向《说苑》曰,九十六黍一铢;刘安《淮南子.天文》说,一百四十四黍一铢。
班固一定知道这些不同说法,只有《礼记》的说法与他一致。他搬出了自己的依据,说,确定“十二律”之“黄钟”音准的“管子”,称“侖”,它的重量,合一千二百黍粒,这就是十二铢。
这个解释其实有些牵强,黍粒有大有小,有轻有重,一粒不差地以一百粒为一铢,显然不可能准确。
但是,班固谈到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衡权”的重量,与“十二律”有关,后面要说到,“十二律”又与古人天文观象的成果有关。因此,古人在确定“衡权”的“单位”上,也是与天文观象有关的。
另外,尽管班固没说,实际上,“权衡”一定是与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交换有关的。
比如,“秒”,本义是“稻芒”,“十秒为毫,十毫为厘,十厘为分”,是长度单位,但同时,又是古代时间单位和容量单位。无论如何,皆于农业生产及交换活动有关。
“黍”,是中国作为世界三大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最早驯化的粮食作物。以其作为重量“基础”依据,也一定是在相当早之前。
相当一根“黄钟”之“管”重量的黍粒,是十二铢;两根 “管” 之重量的黍粒,就是“两”。
“两”这个字的来历,就是“一加一”。古时,一匹布,长四丈,分两卷,一卷为“五寻”,一“寻”八尺。所以,一匹布,亦称“两五寻”——两卷五寻之布。
终于说到十六两一斤了,
“斤”,本义为“斫木之斧”。之所以引申,是借用 “斧刃”锋利之“斤斤”一词,表示“斤,明也”,班固就是这样解释这个重量单位的。《尔雅》《毛诗》皆解为“斤,察也”,可为佐证。
为何十六两为一斤?
班固的解释看起来有些玄乎。
他说,《易》有十八种变化。“五权”的建立,用“合道之义”来确定,用物体来衡量,其余大小的差别,用轻重来分别。他说,“铢”,表示物体从很细小开始,可以明显区分差别。“两”,是黄钟律管的两倍重的意思。由二十四铢形成一两,是二十四节气的表现。“斤”,是“明”的意思,共合三百八十四铢,是《易》二篇的爻数,是阴阳变化的表现。十六两形成一斤,是表示用四个季节乘以四方。
他还说,“均”,是平均之义,阳气施放,阴气转化万物,都能得到平均的结果。秤锤与物体重量均平,重量就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铢,正好是万物的表示。四百八十两是六旬周行八节的象征。三十斤为一“钧”,是一个月的表示。“石”,是大的含义,是重量最大的单位。四“钧”为一“石”,是表明一年有四季。重一百二十斤,表明一年有十二个月。到十二辰停止又从子时开始,正是黄钟重量的表示。一千九百二十两是阴阳的数字。三百八十四爻,是五行的表示,等等。这样,一岁的功劳成就了,五权制也就严格了。
玄吗?确实很玄,但绝非没有道理。
虽然班固似乎在以“阴阳”“五行”理念解释“衡权”和“五权”,但背后,都根源于古人天文观象取得的成果。
“赤道”“黄道”源于观象;日周行为“年”,月周行为“月”,日生日落为“日”源于观象;“四时”“四象”“四方”源于观象;“二十四节气”源于观象;“历法”源于观象;“易”变之哲学源于观象;“数术”思想源于观象;“十二律”源于观象。
“五权”及之间的关系,也很可能源于观象。
当然,也与农业生产及交换密不可分,这是生产实践。而观象,则是科学实践。
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哲学、数学和其他一切衍生知识,都是可能的。
关于古人的天文观象,以及卓越成果,已写了几篇小文,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搜出来看看。
我读小学的时候,家里有一杆十六两一斤的秤,每当卖鸡蛋的时候,母亲都要称一称重量。每每遇到6两、9两、12两……的时候,她问我在新称(十两一斤的称)上是几两,因为在街上买鸡蛋的人用的都是新称。经过折合,我明白了:十六进制的称,3两大致是十进制的新称的2两。
后来,学到一个词,叫“半斤八两”,再后来又学到一个词叫“权衡”,它们都与这“称”有关。再后来学习了一点儿历史,才知道这十六进制的称产生于秦始皇时代。
为什么是十六两一斤呢?
据说秦人制称的时候,观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人的福、禄、寿三星,正好是十六星。所以灵感突发,就把一斤定为十六两了。
称杆上的称星都是白色或黄色的,不能用黑色。象征着公平、正直、不能黑心。称杆上的第一颗星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称锤与称钩成平衡状态时称锤的悬点。“定盘星”是称的关键点,人们用它来比喻事物的准绳。
称杆上那两个手提的绳纽,叫做“称毫”。它的意思是让人在称东西时要明察秋毫,不可粗心大意。
古人认为,与人交往,称东西如果缺斤短两,就会遭到上天的惩罚。这十六两的称星,告诉人们,做生意要诚实守信,不欺不瞒,否则,少一两无福,段二两少禄,差三两折寿。古人迷信“人在做,天在看”,所以面对16两一斤的称,都不做昧良心的事,公平买卖,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