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大家的回答,让我感到震惊。
有人说孔子的思想束缚了中国人两千多年,但我要说的是,没有孔子的思想,可能今天你连“中国人”这个概念都没有。
什么叫“仁”?仁的基础是“亲”,是血缘关系。
因为你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爱自己的儿女,所以你也应该爱父母的兄弟、爱兄弟的儿女、爱父母兄弟的儿女……于是才有了天下一家亲的概念。
为什么要修族谱?要建祠堂?要祭拜祖先?这些都是在巩固血缘关系,加强身份认同。
在古代,人脱离了族群是无法生存的,没有亲戚的照应,没有左右邻舍的帮助,你死了都没人给你抬尸!你会处处受人排挤,受人欺负,根本无法获得生存所需的资源。
你可能会痛恨这种“熟人社会”“身份社会”,但它就是你的祖祖辈辈所生活过的那个社会,若不是因为生产力的进步,这种社会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人不能忘本,忘本就跟那些“台独”分子没什么区别了。
什么叫“礼”?礼就是法。
在孔子那个时代还没有法的概念,礼就相当于上层社会的法,至于庶民,犯错了就只能受刑,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你可能觉得不公平,还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合理,听着也更舒服,但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礼也好、刑也好、法也好,这些都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哪儿来的社会?早就天下大乱了。
今天的人只看到了封建礼教的危害,却忽略了它对古代社会的伟大贡献。
礼不仅维护了社会的秩序,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为什么中国号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为什么野蛮是一件值得鄙夷的事情?为什么你会认为生活需要仪式感、做人要有礼貌?这些都是礼的体现。可以说,礼是中华文化最鲜明的特色。
教育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基因层面的。
在孔子看来,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受教育不是“人上人”的特权。他还主张“有教无类”“君子不器”,注重“启发式”的教育,对于不同禀赋的人应当因材施教,对于教育的追求应当是培养“通才”而非“专才”。
尽管现今社会形态改变了,他的教育理念不完全适用于当下,但我们至今依然可以从他那里获得滋养。
路是一步一步走的,万丈高楼也要一块砖一块砖地砌起来,前人不打地基,后人怎么盖房?
有些人总是喜欢批评孔子教育思想太落后,不适应社会发展,真是良心大大的坏了!你怎么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呢?
最后再说说学术方面。他删定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夏商周三代的学术集大成者。因此是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在世时即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在我看来这话并不夸张。虽然我最喜欢的是庄子,但孔子依旧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
孔子最伟大的地方就是看透了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