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腊”字,与和古代的“腊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在一年末尾的时候,进行腊祭活动,他们祭祀的对象,就是天上的神灵。
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人们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当时的人们,不懂四季更替的科学规律。他们将大自然中的风雷雨雪,归结为神灵的喜怒哀乐。为了让神灵保佑,让来年更加风调雨顺,人们便会在一年的末尾,拿出最上等的食物来祭祀神灵。
早在先秦时期,国王会命令手下杀掉猪牛羊三牲,以其用来祭祀神灵,而且由朝中的三公重臣,来负责主持祭祀。至于民间的老百姓,当然拿不出那么大的排场。普通的农民家庭条件有限,能有一头牛来耕地,就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把它杀掉那绝对不成。但是祭祀也不能就此错过,所以人们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去到山野之中打猎,用自己打来的猎物,来当做祭祀神灵的祭品。
那时候的肉食很珍贵,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给神灵献祭肉食,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换句话说,在民间的祭祀语言中,“猎”和“腊”是通用的。“腊”的本意就是干肉。东汉末年的尚书郑玄,在批注《诗经》的时候,曾经加上了这么一行小字:“腊,小物全干。”恰好印证了“猎”“腊”同义这件事情。
时至如今,人们在制作腊肉、腊肠的时候,通常也要把这些东西风干,然后再根据后续的工艺,进行烟熏火烤。这与古人的腊制工艺,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腊”的字面含义,其实就是在远古时期,人们处理肉食的一种方式。如果把肉食放到寒冷的室外,倒是不用担心猎物腐坏,但它们很可能被野生的食肉动物叼走。为了确保东西既能保存,又不会轻易丢失,人们便把这些东西挂到高处风干,然后再储藏起来,将其当做过冬的食粮。
根据《礼记》中的记载:“孟冬之月....腊先祖五祀”,说白了,人们对祭祀时节的选择,与自然周期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人们不可能在播种,收割的时候祭祀,那时候人人忙得要死,谁有空主持祭祀?只有冬天了,没有农活干了,大家都闲下来了,才是最适合祭祀的时候。
在祭祀的时候,农户各出所有,将丰盛的野味、粮食聚集到一起,然后向神灵与先祖祷告。等到祭祀仪式结束之后,全体民户再一起享用这些美食。千年以后,这种集体用餐的方式,演变成为了今天的年夜饭。一般来说,我们在大城市混得再苦再累,也要回家和家人一起团聚,一起围在大桌前,全家人团团圆圆地吃一顿饭。这其实也是上古风俗的一种延续。
所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年夜饭与祭祀活动息息相关。人们一方面要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要祈求神灵的保佑。所以古代的年夜饭,往往有着非常出众的仪式感。根据《礼记》中的另一端记载,子贡在观察“腊祭”活动的时候,他给了一句评语,叫做“一国之人皆若狂”。
说白了,人们在进行“腊祭”的时候,场面极其热烈欢快。当初风干的腊肉腊鸡,还有平时不舍得喝的酒,这次都被端到了桌子上。然后大家一醉方休,自然是“一国之人皆若狂”。时至如今,我们在春节时期天天喝酒,每天喝到昏天黑地,也是那个时代习俗的延续。
所以腊月的“腊”字,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腊肉、风干肉这类的物品,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祭祀的仪式,更可以把它理解为春节的续章。这个字的背后,暗藏着我们上千年的民俗传承,每个中国人都该去了解一二。
古人非常重视祭祀,认为祭祀乃是“国之大事”。把岁终祀祖先、祭众神的祭奠仪式称为“腊”。商朝时,每年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规模浩大,礼仪隆重。后将冬祀称为“腊祭”,就是在腊月合祭众神。
古时年终十二月属于“祭祀之月”,这个月份以祭祀为中心内容。究其形成原因:一、年岁交替,须祭祖祀神;二、天寒农闲,劳力充裕;三、野兽冬眠,狩猎良机。
古代历法,把阴历十二月称为“腊月”,把举行冬祭这天称为“腊日”。最初“腊日”并不固定,可灵活掌握。到了汉朝,规定冬至后第三个戍日为“腊日”,祭祀诸神。在旧时,腊月也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时机。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动物类食品,一律称为“腊味”,如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腊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