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适用于太平年代,安定人心,稳固秩序。在孔子的那个年代(春秋),礼崩乐坏,儒家学说很难说有多大作为。
只要看叔孙通就知道了。叔孙通是一个典型的识时务的儒生,投靠刘邦后。他一开始推荐的都是攻战的人才,对于儒生视若无睹。等到刘邦建立汉朝,成为天子后,叔孙通才开始推荐儒生。
可以看出,叔孙通对于儒家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即适合于太平年代,而不适用于战乱之时。所以,当时的人,称叔孙通是“在世圣人”,因为他真正明白儒家的优点与局限。
后世对孔子非常尊敬,所谓匹夫可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但需要知道的是,孔子活着的时候,凄凄惶惶,累累若丧家狗。一生周游列国,一生不得重用。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于昏君佞臣,儒家学说自身的局限性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就如闹得沸沸扬扬的“禅让制”,这是儒者最为推崇的典范。战国时期的燕王就是一个“禅让”的信仰者,于是他把国家禅让给了丞相子噲,结局是什么呢?燕国大乱,接着被齐国灭了,要不是太子燕昭王复国,历史上估计都没有“战国七雄”了。后世的禅让制更是成为闹剧,如王莽禅让,曹丕禅让,禅让成为了一层遮羞布。
儒家学说虽然有他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儒家学说在整合秩序、凝聚人心方面有着其他学说所没有的优越性。
它所宣传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和谐人际关系,它所主张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终极理想,它所倡导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平等互重理念,它所维护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的四端理念,对于收拾世道人心,重振大国雄风,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可以说,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就离不开儒家学说。
孔子当时,其学说并没有得到统治者青睐。因为其以仁、礼为核心的学说并不适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现实。孔子代表西周没落贵族阶级利益,希望维护周礼,回到礼乐兴邦的时代,重建以宗法纽带维系的社会秩序,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也无法帮助统治者快速实现王霸天下的帝王之欲。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却落个“累累如丧家之犬,惶惶而不可终日”的结局。
直至汉代,董仲舒汲取先秦百家思想智慧,对儒学加以改造之后,儒学才开始走上正统,成为帝王之御术。